一、国家简介
【概况】全称东帝汶民主共和国,2002年宣布独立。国土面积15007平方公里,全国共设13个地区,首都帝力。人口134万(2022年), 78%为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东帝汶约91.4%的居民为罗马天主教徒。东帝汶官方语言为德顿语、葡萄牙语;德顿语为通用语和主要民族语言。
【政治】2002年3月22日,东帝汶制宪议会通过并颁布《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宪法》,规定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享有主权、独立、统一的民主法治国家,国民议会、政府和法院是国家权力机构。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可连任一届。2022年4月东举行总统选举,东前总统奥尔塔以62.09%的得票率当选东第五任总统,并于2022年5月20日正式就职,任期至2027年5月。
【外交】 奉行务实平衡的外交政策,广泛寻求国际援助,迄同122个国家建交,重视发展同澳、印尼两大邻国及中、美、日等大国关系,密切同葡萄牙及葡语国家联系,是葡共体唯一亚洲成员。重视地区合作,为“西南太平洋对话”机制、太平洋岛国论坛和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已加入22个国际组织,并发起成立脆弱国家集团(G7+)。2022年11月11日,第40届和41届东盟峰会发表《东盟领导人关于东帝汶申请加入东盟的声明》,原则同意接纳东帝汶为东盟第11个成员,给予东观察员地位。
【经济】东帝汶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富集,迄已发现44块油田,探明石油储量约3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7000亿立方米。2005年7月设立石油基金,截至2022年底,东石油基金滚存累计为174.1亿美元。。年来,东帝汶政府将减少贫困和增加就业作为施政重点,逐步增加财政预算,扩大公共支出,鼓励外来投资,以拉动非油气经济增长。东政府积极寻求加入世贸组织,鼓励发展外贸,努力扩大出口。主要出口产品为咖啡、木材、橡胶、椰子等经济作物,进口燃油、谷物、车辆、机电设备等。2021年进出口总额为14.9亿美元,进口额为8.7亿美元,出口额为6.2亿美元。自建国以来,外国援助对于保持东帝汶经济发展和政局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外国援助主要用于东帝汶基础设施的重建和发展,交通运输和仓储,政府和公民社会等。
【与我关系】2000年9月,中国在帝力设立大使级代表处。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宣告独立,中国于当日与东帝汶建立外交关系。2014年4月8日,东帝汶总理沙纳纳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睦邻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秉承传统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携手共同发展。截至2022年11月底,中国企业在东累计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33.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8亿美元。2023年9月,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总理凯·拉拉·夏纳纳·古斯芒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夏纳纳总理举行亲切友好的会晤,就中东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二、应急管理情况
(一)自然灾害情况
东帝汶位处东南亚,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东部的小巽他群岛,东南临澳大利亚。境内多山,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其他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洪水和山体滑坡,还有地震、海啸和热带气旋。
(二)灾害管理体制机制
东帝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不到一半的最不发达国家和仅三分之一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拥有多灾害预警系统,可以检测从洪水到化学品泄漏等一系列潜在灾害。因此,小岛屿国家人民死于气候灾害的可能性是联合国秘书长所说的“可预防”的15倍。
(三)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
东帝汶现行的《劳动法》由东帝汶过渡政府制订并于2002年5月1日颁布。2011年12月20日国民议会通过新版《劳动法》并于2012年2月2日由总统奥尔塔颁布。
(四)应急响应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2021-2025年) 是形成更坚韧、更值得信赖的伙伴关系的基础。这个框架是联合国团队与政府、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学术界和其他发展伙伴的漫长协商过程中制定的,为指导联合国在东帝汶的五年活动制定路线,并提供了集中精力共同应对关键的发展挑战、调整优先事项并避免重复工作的平台。
三、与我应急管理合作
中国与东帝汶一致认为,中东建交21年来,两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传统友谊日益深化。特别是2014年两国建立睦邻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以来,政治互信不断提升,各领域合作持续拓展,中东友好深入人心。
两国同意密切军方高层交往,加强在人员培训、装备技术、联演联训等领域合作。东帝汶政府高度赞赏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近期赴东帝汶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为东帝汶人民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