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之窗

dong meng zhi chuang

首页 >> 东盟之窗  >>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东盟之窗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东盟之窗 -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马来西亚
发布时间:2024-06-27 11:48:59|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国家简介

【概况】位于东南亚,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首都为吉隆坡。人口约3300万。其中马来人70%,华人22.7%,印人6.6%,国土被南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全国海岸线总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国语为马来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

【政治】实行君主立宪联邦制。最高元首是阿卜杜拉·艾哈迈德·沙阿,20191月就任第16任最高元首。宪法规定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选举产生,任期5年,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解散国会等权力。20221124日,希望联盟主席、前副总理安瓦尔宣誓就任第10任总理。

【经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2019年提出“2030年宏愿,把缩小贫富差距、创建新型发展模式、推动马来西亚成为亚洲经济轴心作为三大主要目标。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435亿美元。

【外交】马政府在和平、人道、公正、平等的基础上推行独立、有原则、务实的外交政策,与其他国家维持友好关系,并主张根据国际法和平解决争议。视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系英联邦成员,与其他成员国交往较多。

【与我关系】中国与马来西亚于197453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2013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两国宣布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

二、应急管理情况

(一)自然灾害情况

马来西亚面临各种与气候有关的灾害。过去四十年中,降雨强度不断增加,加剧了洪水造成的损失。其他自然灾害还有滑坡、野火、干旱和地震。上图描述了马来西亚从1980年到2020年按年均发生率划分的自然灾害。

(二)灾害管理体制机制

马将灾害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指着一个地区内的机构能够在很少或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应对灾难。二级涉及同-州多个地区的灾害应对,需州资源及联邦援助;三级灾害应对涉及多个州,需联邦资源并协调国际援助。灾害分别由三级灾害管理委员会管理,包括联邦级委员会以及州和地区级委员会。上图描述了联邦、州和地方当局的灾害应对程序。

国家灾害管理局。负责马灾害风险管理工作。2015 10月,国家灾害管理局在总理府下成立,通过整合联邦安全委员会的灾害管理司、总理府的马来西亚灾害援助和救援队取代联邦安全委员会成为灾害管理的协调中心。该局还是中央灾害管理委员会的秘书处,并规划备灾活动。

(三)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

为降低能源消耗和海平面上升的脆弱性,马通过《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并制定《第 20 号指令:国家救援管理政策和机制》、国家灾害管理局五年战略计划(2019-2023)和《联邦安全委员会法》等法规和政策。

(四)应急响应

1.民防部队。1957年创立,2015年由内政部转隶至总理府管理,由马来西亚民防学院和3所民防军官学校学员组成,是马来西亚应急救援国家队,主要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紧急情况进行救援,开展人道主义工作并向公众发布信息。下辖14个州司令部、99个市级区司令部、55支机动民防单位。

2.军队。武装力量有 11万名现役人员和29.6万名后备役人员。主要提供灾害后果和人员伤亡风险评估,以及爆破专家、工程师、潜水员、搜救和空中医疗人员等专业人员。

3.城市搜救队。特别灾害援助和救援队于19951月成立,属于国家安全委员会,按联合国国际搜救咨询团指导方针进行培训,拥有丰富作战经验,2015年该队伍转隶至国家灾害管理局。20163月通过联合国国际搜救咨询团的重型城市救援队测评。由马来西亚武装警察部队、消防部门共同参与建设,共有队员141人,该队已在国内和国际开展过多次灾害救援行动。

三、与我应急管理合作

20197月,马来西亚副总理旺·阿兹莎一行访问国家减灾中心,与中方就加强信息交流、能力建设和科技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务实合作交换意见。


主办单位:广西应急管理学会

邮箱:gxyjglxh@126.com

联系电话:19077460961

CopyRight © 2024 广西应急管理学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4024442号-1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公众号
微信
邮箱
电话
19077460961
顶部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