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之窗

dong meng zhi chuang

首页 >> 东盟之窗  >>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东盟之窗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东盟之窗 - 东盟国家应急管理概况
印度尼西亚
发布时间:2024-06-27 11:40:16|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家简介

【概况】全称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全国共有3个地方特区和31个省。印尼人口2.76亿(202212月),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有数百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45%巽他族14%马都拉族马来族分别占7.5%民族语言共有200多种,官方语言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政治】印尼是一个总统制共和国,现行宪法为《四五宪法》。该宪法于1945818日颁布实施,199910月至20028月间先后进行过四次修改。宪法规定,印尼为单一的共和制国家,信仰神道、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公正是建国五项基本原则(简称潘查希拉)。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2004年起,总统和副总统不再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产生,改由全民直选;每任五年,只能连任一次。总统任命内阁,内阁对总统负责。

【经济】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苏希洛总统2004年执政后,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顿金融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5%以上。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印尼政府应对得当,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等影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总统佐科执政后,提出建设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基础设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19588.4万亿印尼盾(约合1.2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83.9美元;对外贸易总额52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9%

【外交】印尼奉行积极独立的外交政策,以东盟为外交基石,积极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主张大国平衡,重视同美、中、日、俄、澳、印以及欧盟的关系。重视不结盟运动和南南合作。20054月举行亚非领导人和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巴厘民主论坛,迄今已举办15次。2011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11月在巴厘岛举行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201310月在巴厘岛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54月在雅加达举行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20188月举办第18届亚运会,2019-2020年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2022年担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202211月在巴厘岛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2023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与我关系】中国与印尼于1950413日建交,此后10多年关系发展顺利。1965年印尼发生“9·30”事件,19671030日两国外交关系中断。199088日外交关系恢复。20054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10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16月建立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

两国领导人交往频繁。习近平主席201310月对印尼进行国事访问,并赴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10月应约同总统佐科通电话。20154月赴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201811月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总统佐科举行会晤。20196月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期间会见总统佐科。202211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期间同总统佐科会晤。

总统佐科201411月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53月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20169月来华出席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20175月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27月来华访问。

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14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其中中国进口777.7亿美元,同比增加140亿美元,增长21.7%;出口713.2亿美元,同比增加106亿美元,增长17.8%2022年中国对印尼投资总额达81.9亿美元。印尼是中国在东盟第二大投资目的地。2022年,中国对印尼全行业直接投资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201810月,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全球海洋支点谅解备忘录(20227月续签)。20161月,两国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举行动工仪式。20221116日,习近平主席同佐科总统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目前,高铁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全线13条隧道全部贯通,已启动联调联试。20185月,双方签署《关于推进区域综合经济走廊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10月签署《建立区域综合经济走廊合作联委会谅解备忘录》,20193月举行联委会首次会议,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签署走廊合作规划文件,20234月举行联委会第二次会议。20211月,双方签署《关于中国和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合作备忘录》,3月举行两国双园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7月共同举办两国双园全球招商推介会,20237月,双方签署《关于深入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211月,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框架下的合作规划》、扩大和深化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

二、应急管理情况

(一)自然灾害情况

印度尼西亚是个位东南亚的拥有富的地理特征和样的自然灾害。这个国家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印尼成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首先,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特征是其自然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国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地震带的交汇处,因此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印度尼西亚拥有130多座活火山,其中包括著名的克拉孟加火山和巴厘岛上的巴杜尔火山。这些火山的喷发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还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容易受到洪水和飓风的影响。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年降水量较大。季风气候的影响导致了季节性的降雨,而这些降雨往往会引发洪水。此外,印度尼西亚还经常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风袭击,这些风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除了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飓风外,印度尼西亚还经常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和土壤侵蚀。这些地质灾害往往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环境破坏导致的。例如,过度砍伐森林和不合理的农业实践会导致土壤侵蚀,从而引发滑坡和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威胁,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然而,尽管印度尼西亚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该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些问题。印度尼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旨在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和影响。例如,他们加强了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了公众对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此外,他们还加强了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以减少洪水对居民和农业的破坏。

此外,国际社会也积极参与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灾害救援和重建工作。世界各国纷纷向印度尼西亚提供援助,包括物资和人力资源。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在印度尼西亚开展了许多项目,旨在提高当地居民的抗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

(二)灾害管理体制机制

1.印尼应急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

印尼应急管理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应急管理机构:印尼国家灾害管理机构 BNPB) 起到政府指导、协调和管理应急救灾工作的作用。该机构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和协调国家级的应急救灾工作,并与地方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进行合作。

地方政府:印尼的灾害管理制度在地方层面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地方政府负责应急救灾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资源的调配与分配、应急响应的组织与协调,并与国家级的应急管理机构进行密切合作。

公民社会组织:印尼的公民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提供救援和救助服务、提高社区抗交能力、进行灾后重建工作等。

企业界与民问组织:印尼的企业界与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它们向政府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物资捐助、志愿者招募等。这种公私合作是印尼应急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2.印尼应急管理制度的实施机构

印尼国家灾害管理机构(BNPB)是印尼应急管理制度的最高实施机构,它负责组织、协调和管印尼国家灾害管理机构 (BNPB) 是印尼应急管理制度的最高实施机构,它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国家级的应急救灾工作。BNPB下设多个部门,分别负责不同的应急管理任务,包括预警与报告、危险源与风险评估、救援与救助、信息与技术等。此外,BNPB还与地方政府、公民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无论是国家级的应急机构还是地方政府,在实施应急管理工作时,他们都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与合作。例如,卫生部门需要提供医疗救援服务,交通部门需要协助应急撤离,通信部门需要确保紧急通信畅通等。

(三)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

国家灾害管理法。印尼于2007年颁布了国家灾害管理法,为应对灾害提供了法律基础。该法规定了国家灾害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职责,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权和合作机制。

地方灾害管理法。印尼的地方政府也颁布了相应的地方灾害管理法,规定了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灾害风险管理政策。印尼制定了针对不同灾害的风险管理政策,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这些政策包括预测与预警机制、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响应与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与效益,印尼开展了各种教育与培训活动。这些活动包括:

基础培训。印尼国家灾害管理机构 BNPB) 开展了基础培训,培养应急管理人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高级培训。印尼还举办了高级培训班,针对具有一定经验的应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

专业培训。印尼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设立了应急管理专业,培养应急管理人才。

此外,印尼还与国际组织合作,接受国际专家与教育机构的帮助,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些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了印尼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

印尼的应急管理制度是一套完善且具有特色的制度体系。它由国家级和地方级的机构组成,包括政府部门、公民社会组织、企业界和民间组织等,形成了一个合作与协调的网络。印尼的应急管理政策与法规为应对不同类型的灾害提供了指导,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了应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然而,考虑到印尼的地理特点和频发的自然灾害,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灾害预防、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的能力。

(四)应急响应

2007, 印尼政府发起全国防灾减灾行动计划, 并将该计划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尼全国防灾减灾计划对灾害预警监控、灾害预警系统配置、职能部门防灾减灾职责等都作出规划, 并明确规定灾害紧急救援所需资金将全部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 为防灾减灾尤其是紧急救援提供资金保障。2012, 印尼国家预算资金中有4.5万亿印尼盾用于对灾害破坏进行处理和修缮, 占印尼2012年预算总支出1418.5万亿印尼盾的0.32%。此外, 印尼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资金支出为168.1万亿印尼盾, 占预算总支出的11.85%。印尼政府规定, 救灾资金使用需要经过系列问询程序, 包括对灾区政府质询和灾情评估, 除紧急应对外, 医院、桥梁、学校等公共设施因自然灾害需要进行修复和重建的, 需以招标方式进行。

为提高灾害预警监测能力, 印尼政府兴建了120个海啸预警系统, 并在全国所有海岸线修建585座预警塔。政府要求地方官员制定在第一时间向民众发出地震或海啸报警的固定程序, 设立24小时戒备岗哨, 持续监测和收集地震海啸信息。气象和地质部门要求高楼必须提高防震功能, 安装监测地块移动的加速器和疏散居民的设施。气象和地质等监测部门还与警察总部建立了快速信息通道, 可以第一时间将灾害信息通过警方将消息传至各地政府。政府还建立快速信息传播机制, 要求在地震发生4分钟后即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途径, 向社会发布地震海啸信息。印尼的减灾地图根据不同省份, 标注出易发灾害类型和城市未来规划信息, 以避免当地政府在灾害易发处进行建设活动, 如果开发难以避免, 则项目建筑就必须能够符合抵御相应自然灾害的建设标准。

(五)安全生产

印尼劳工法令管理机构印尼劳工部或人力部是负责印度尼西亚工人和劳动法的政府部门,成立于1947年。印尼劳工部的主要职责是照顾该国的工人,还负责管理行业的劳动法,以及负责规范劳务移民。

除了其主要职责,劳工部还监督海外工人培训中心。这些中心归私人招聘机构所有,该部密切关注它们,通过雇佣观察局(Directorate of Employment Observation)监控这些中心的素质。

劳工部也负责管理政府的人力事务,以协助总统管理州政府,包括提高劳动竞争力和生产力领域的制定、规定和实施政策,目标提升劳动力安排和扩大就业机会,加强劳资关系和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并促进监察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等。

该部的愿景是实现富有成效、有竞争力和蓬勃的劳动力队伍。其使命是扩大就业机会和改善就业安排服务。使命还包括加强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市场的资讯。

劳工部也旨在提高移民劳动力和社区的技能和生产力,以及改善劳资关系发展和劳动力的社会保障。

印尼劳工部的部分承诺是加强劳动监察,并加速区域公平发展与分配,以便根据善治的原则实施高效的组织、有效和综合的管理,并由研究、开发和有效的资讯管理来支持。

与我应急管理合作

2023年印度尼西亚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吸引了来自中内动力科技、国动集团、上汽大通、中汽动力科技、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GS科技、海洋王、阿莫斯等在内的18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齐聚雅加达,整体规模1万平方米。集中展示应急防灾减灾、工业安全防护、防疫物资、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公共安全警用装备、防汛及城市排涝、大型综合救援装备及安全产业服务等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中国与印尼在安全和应急领域国际合作树立了一个里程碑,致力提升区域自然灾害防控和应急救援水平能力,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

为期三天的博览会组织举办了应急智慧装备、交通安全设备及配件、智慧消防设备及技术、防汛排涝设备及技术、应急能源与照明技术等多场专题商贸洽谈会,为供需双方提供直观高效的对接服务。

本届印尼国际应急博览会吸引超10,000名印尼当地和全球安全应急领域专业人士到场参观,约150名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高层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共话发展、共谋合作,分享经验做法、案例研究和科研成果,并将探索解决广泛的灾害应对领域的关键问题。

印尼国际应急博览会已成为中国及全球企业面向东南亚市场展览展示的重要舞台,也为全球安全应急供需双方打造一个集展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产品技术及相关服务,开展产业交流及国际协作,用户体验及商贸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主办单位:广西应急管理学会

邮箱:gxyjglxh@126.com

联系电话:19077460961

CopyRight © 2024 广西应急管理学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4024442号-1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公众号
微信
邮箱
电话
19077460961
顶部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